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8|回复: 0

「新手入门」想学习拔火罐,这些基本知识要记熟!

[复制链接]

195

主题

265

回帖

122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26
发表于 2018-1-27 07: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
拔罐法虽然大家都熟悉,但是真正了解、又能做得正确的人可不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放送一篇关于拔罐法的扫盲文,想要学习拔罐的朋友,可一定要学习哦!
5b51000419761b646046


一、拔火罐的原理

中医学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瘀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机体,逆乱气机,滞留脏腑;瘀阻经脉,最终导致种种病证。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学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血液滞行,可出现皮、肉、筋、脉及关节失养而萎缩、不利,或血脉不荣、六腑不运等。

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功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治疗时罐内形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红细胞破裂,表皮瘀血,出现自身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此外,拔罐负压的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改变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细胞吞噬活动,增强机体体能及人体免疫能力。拔罐内压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加快肌肉和脏器对代谢产物的消除排泄。

二、常用火罐的种类

1.竹筒火罐
5b51000419fba0785496

取坚实成熟的竹筒,一头开口,一头留节作底,罐口直径分3cm、4cm、5cm三种,长8~10cm。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至于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过于干燥,容易透进空气,临用前可用温水浸泡几分钟,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漏空气后再用。南方产竹,多用竹罐。

2.陶瓷火罐
5b540000afaf420e0cac

使用陶土,做成口圆肚大,再涂上黑釉或黄釉,经窑里烧制的叫陶瓷火罐。陶瓷罐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几种,里外光滑,吸拔力大,经济实用,北方农村多喜用之。

3.玻璃火罐
5b520000916dde541e13

是用耐热硬质玻璃烧制的。形似笆斗,肚大口小,罐口边缘略突向外,分1、2、3种号型,清晰透明,便于观察,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因此,玻璃火罐已被人们广泛使用。

4.抽气罐
5b52000091cb19be61f8

用青霉素、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须光洁,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便于抽气时应用。现有用透明塑料制成的,不易破碎,上置活塞,便于抽气。

三、拔罐的方法

拔罐时,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常用的拔罐法有以下几种。

1.留罐法

留罐法又称坐罐法,即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附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此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2.走罐法

走罐法又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拔下。此法适宜于面积较大、肌肉肥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

3.闪罐法

闪罐法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用于不宜留罐者,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4.刺血拔罐法

刺血拔罐法又称刺络拔罐法,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

5.留针拔罐法

留针拔罐法简称针罐,即在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5~10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起下,将针拔出。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的作用。

四、拔罐的作用与适应范围

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其适应范围较为广泛,一般多用于风寒痹证、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以及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痛经、中风偏枯等。

五、拔罐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无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好书推荐:

5b550000279f8042246b

本书较为系统构建了中医治未病的学术体系,理清了中医治未病的源流,丰富了中医治未病的内涵,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随着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的逐步深入,经过五年的时间,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学术与产业相互促进发展,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绩。经过系统的整理与总结,在《中医治未病》第一版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内容的修订与更新,更加完善其学术体系。同时也注重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产业实践的成功经验的积累与总结,以供新进从业者参考。(详情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中医治未病(第二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孙涛 何清湖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芝加哥华人服务中心

GMT-5, 2024-11-24 20:26 , Processed in 0.09862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