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距离马克龙去年五月上任总统已经大半年了,这大半年对于这位年轻的政坛新星来说,过了并不那么顺畅,曾经支持率下跌严重。还好,到17年12月份,支持率反弹至选举时的高点,可以看到照片上这对度过难关的恩爱夫妇轻松的表情。
各种游览中,马克龙对妻子无微不至,眼神里藏不住的爱意。
2018年1月9日,北京,法国总统马克龙首次访华,携夫人从西华门进入,参观北京故宫。马克龙与“第一夫人”布丽吉特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开启此次访华行程。随后马克龙前往北京,参观故宫。
在此跟大家分享分享他浪漫的爱情吧!马克龙经过了12年的苦恋后,于2007年在勒图凯与布丽吉特成婚。
作家安妮·富尔达著有《埃曼努尔·马克龙:一个完美的青年》一书,在书中描写了作者与马克龙家人说起这段恋情时,家人们的反应。马克龙的父母起初以为儿子是在与布里吉特的女儿洛朗丝交往——而在知道真相之后,妈妈弗朗索瓦丝·诺盖斯·马克龙说:“我们简直无法相信,显而易见,他与布里吉特在一起,我们无法说一句“太好了!”;而父亲让·米歇尔·马克龙则表示,当他知道自己儿子的交往对象是谁时,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为什么最喜欢马克龙夫妇呢,有他们惊人旷世的爱情(女方大24岁),还有马克龙本人年轻,帅气,更主要是喜欢看他的夫人,每次看到她都觉得很燃,除了满脸的褶子,再看头以下——挺拔的身材,那么直的美腿(堪称完美),依然有线条肌肉的臂膀,时髦的衣着,简直是女性励志的榜样,尤其是我国女性普遍40岁已经身材松垮,面色掉渣,这位65岁的总统夫人,真可谓风姿绰约,芳华引领当代了......
说实话她的脸看上去,皱纹多的ps都拯救不了,然鹅,她的气质竟然如此轻盈,笑容如少女般明媚,丝毫看不到自卑、怯懦,出席重大场合,她和年轻帅气的总统丈夫比肩二战,坦然自信~~她是一个完全接受并且享受了自己年龄的人.
▲身姿挺拔的侧身,难以想象她已年近暮年。
▲穿泳衣露出姣好身段
▲好喜欢这张,蓝色棉服很漂亮,雪山上两人笑的好默契
布丽吉特嫁给总统先生之前,已经有过一段近30年的婚姻,老公是银行职员,生了三个孩子,现在都已经成年,一共养育了七名孙辈。
婚后,总统夫妇非常恩爱,经常一起出门度假。
出门在外更是形影不离,经常贴身甜蜜耳语。
王菲的《传奇》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一切只是因为当年15岁的马克龙在人群之中多看了那么一眼。
布丽吉特告诉我们,女人永远不要放弃自己,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谁会悄然沦陷在你的优雅和自信里,放弃对自己的要求,等于放弃了生命也许暗藏的馈赠,比如真爱.......
首先,我不否认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试图在用中国人的思维来思考西方人的爱情观,这是不正确的,对于马克龙和布丽吉特的爱情真假与否我们实难猜测;其次,有网友爆料过,说是布丽吉特家族是法国亚眠地区著名的糖果生产商,而且其家族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或许有联系;第三,马克龙与布丽吉特结婚之后就进入到罗斯柴尔德银行,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其爱情的真实性;第四,也有法国网友猜测,马克龙可能有恋母的倾向,但这些都只是猜测,究竟事实如何,谁也说不清。反正人家两个人现在恩恩爱爱,看不出任何问题和作秀的成分!
当地时间2017年7月13日,法国巴黎,法国总统马克龙携妻子布丽吉特在巴黎荣军院欢迎美国总统特朗普夫妇到访。
马克龙夫妇欢迎特朗普夫妇到访。
马克龙与64岁妻子布丽吉特。
美国总统特朗普13日抵达法国,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还将于周五出席法国国庆阅兵活动。
马克龙欢迎特朗普到访。
马克龙问候来访美国总统特朗普。
法国总统马克龙本次中国行除了和夫人布丽吉特向13亿中国人民秀了一把恩爱之外,更通过言行举止展现出了他强大的人格魅力,获得了中国网友的一片好评。
前两天,马克龙夫妇参观了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马克龙全程十分投入,拿着一本厚厚的册子认真研究,而布丽吉特则和陪同的工作人员愉快地交流着。
在书法作品前驻足欣赏时,马克龙双手交叉低垂,神态十分恭敬严肃,对作品展现出了充分的尊重。
在活动最后的合影环节中,由于现场陪同工作人员众多,合影时排不开只能排两排,而后排的工作人员正好被马克龙给挡住了,为了照顾那位工作人员使他能够成功入镜,马克龙总统十分贴心地主动半蹲下了身子。虽然身为一国总统被拍了这种姿势的照片有点不太合适,但马克龙似乎毫不介意,萝卜蹲着的霍比特·马克龙可以说是相当可爱了。
当然,萝卜蹲并不是感动网友的唯一细节。此前,马克龙夫妇访问西安时,由于天气严寒,两人都全副武装,围巾手套齐上阵。
按理说,戴手套保暖是很正常的事,但在参观大雁塔和清真寺时,马克龙主动脱掉了皮手套,并双手合十向住持致意。
随后,在接受纪念礼品时,马克龙也没有戴手套,并双手捧着佛像以示敬重。
在参观故宫的行程中,马克龙也体现了他的暖男风度,让原本站在旁边的小女孩站在了他的前面,并把双手轻轻搭在小女孩的肩膀上,就像一个亲切和蔼的长辈。
作为一国总统,能够始终尊重他人,毫无架子,马克龙可以说是可敬又可爱。
一个法国男孩16岁那年对大他24岁的女人一见钟情,被迫转学时他对她说“我会回来娶你”,29岁那年他如约相娶,39岁这年他成为总统,身边微笑的她已64岁。
将魔幻现实主义的爱情故事与政治事件完美对接,也就是法国。借此一个词又热辣辣的跳入很多人眼帘: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这事在现实中发生概率并不低。
这事,有人爱。人生最大的欢喜莫过于电光石火间,你我看对了眼。
这事,有人恨。人生最大的懊恼莫过于猪油蒙了心,开始越妖艳,结局越荒诞。
这事,有人梦寐以求。情感路上兜兜转,只为等到那个人。
这事,有人无所谓。激情不如长情,日久生情才长久。
那么,这事,到底靠不靠谱?
都是文化人,靠不靠谱不妨从机理分析。一见钟情产生的机理有两条:一是生理,一是心理。
生理方面,我们可以引用一个高大上的理论——情绪双因素理论,又称为吊桥效应。该理论认为,当感受到某种情绪时,人们总是先感受到自己的生理唤起,然后即刻在当下环境中寻找线索,对这种生理唤起进行解释。
男女初见,借双方眼中首先描画的一定是彼此外貌形容,这时说二人有心灵共鸣为时尚早,之所以各自有那么多的内心戏,根本原因无外乎是外表气质的第一印象恰好符合了对方的审美诉求,激起了震撼,心动等生理反应。因为要给这种心理唤起寻找原因,便不自觉的往“TA”上寻找线索,是TA让你脸红心跳,是TA让你发觉爱情的美妙。
有人说,这还是看脸啊。您说对了,一见钟情的第一要素就是看脸。未必国色天香、邪魅狂狷,但一定是顺眼舒服的,具有特质的。这种特质说不清道不明,但它就能唤起你生理上爱的感觉。看官不妨回首下往事,每个曾经让您动心的异性身上,多少都能找到类似的特质。
心理方面,我们引用另一个高大上的理论——吸引力相似感(Attraction Similarity)。即人们容易一见钟情的人通常是与自己最相似的人,或是潜意识里那个“未实现的自我”。这也是许多一见钟情的人欢呼“众里寻TA千百度”,“TA就是那理想型”的原因。这种心理因素往往是略微滞后的,无意识的,却扮演着火上浇油的重要角色——二人格外惺惺相惜,关系更为密切,并产生了私密性与排他性。
有人说,这又不用看脸咯?看脸还是看心二者并不矛盾,反应了各人心理层面的不同需求强度。看脸是经济基础,是百分百的第一要素。吸引力相似是上层建筑,是顺眼前提下的更高追求。
纯看脸不看心的一见钟情多了去了,广泛存在于热血青年和普罗大众中;先看脸后看心的一见钟情品味较高,多是美色精神俱有要求的文化人;纯看心不看脸的一见钟情极其稀少,或是阅人无数的老司机,或是精神追求高的真高人。
机理分析完毕,回到论题:一见钟情这事到底靠不靠谱?
纯看脸的,不靠谱。原因一是保质期短,二是同质产品多。这个美人辈出的脸盲年代,后浪啪啪的拍前浪,男男女女很难淡定,明天钟谁都没准。
先看脸后看心的,还算有谱。好歹从皮相往精神攀爬了一个层次,感情的保险多上了一重。以此为起点,后期多些珍重经营,美好结局概率不低。危险因素是时间,脸垮了心变了,谁看谁都不认识了。
纯看心的,八成靠谱。脸都不看的前提下还能一见钟情的,一定有致命吸引力,必须是灵魂的高度契合。这种钟情具有巨大的排他性和神奇的宿命性,保质期最长,韧性最强。
法兰西的新总统,感情上走得是靠谱路线。
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随处可见的漂亮妞,随处可见的有钱人,和随处泛滥的爱情。却唯独缺少了爱情里本不该缺失的那份责任感,安全感还有忠诚。亲们,周末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