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7|回复: 1

摄影中ISO感光度是什么

[复制链接]

163

主题

270

回帖

1077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077
发表于 2017-12-24 0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ISO不是感光度的意思,而是对感光度做了量化规定。

我们知道,数码照相机的光圈、快门和感光度三者的组合决定曝光量。那么什么是感光度呢?拍摄时怎样使用呢?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

感光度(Sensitivity),实际上就是衡量相机感光能力高低的一个参数。感光度高,相机的感光能力就越强,反之亦然。胶片时代,感光能力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你所使用的胶片,相机本身没有感光度这一参数。但是,到了数码时代,一切都改变了。

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数码单反的成像原理:光圈通过镜头照射到CCD或者CMOS表面上,然后CCD或者CMOS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经过后期处理,形成一张数字化的照片,在这个处理过程中,少不了的就是信号的放大过程。而数码单反的感光度,就体现在这个信号放大的过程中。

如果在拍摄时,光圈不够大,或者是曝光时间不够,CCD没有积累足够多的光信号,转变的电信号的信号就达不到足够的强度,这样的结果就是曝光不足。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除了调节光圈和快门,我们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将信号的放大倍数提高。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改变的是光的强度,而我们一样可以改变电信号的强度啊,只是我们在不同的阶段去改变罢了。所以可以这样理解,感光度越低,电信号后期放大的倍数越小;感光度越高,电信号后期放大的倍数越大。
50a30003a23197ed7657

可能你会说,那我还追求什么大光圈啊,在微弱光线下也不用使用慢速快门了,我直接把感光度调高不就万事大吉了?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CCD和CMOS生成的电信号不仅仅只有图像信号,还包含自己产生的噪声信号,反映到图像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噪点(Noise),表现为图像阴影区域的杂色和颗粒等等。相机后期放大电信号时,噪声信号会被无可避免被同时放大。所以,使用高感光度,将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成像质量的下降,例如更多的噪点,更差的细节、更低的动态范围等等。使用低感光度,CCD和CMOS生成的电信号就有足够的强度,所以不用过分放大,这时候噪声信号能够被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成像自然就会好很多。

感光度的表示方法通常用ISO + 数字来表示,意思是其感光能力与多少度的胶片相当。例如,ISO 100的感光度表示此时相机的感光能力相当于100度的胶片。ISO 200则表现此时相机的感光能力相当于200度的胶片,以此类推。

因为高感光度和低感光度都有自己的应用范围,所以通常,数码单反相机都设定了多种感光度可供选择。一般而言,最低的感光度为ISO 50、ISO 100或者ISO 200,最高可以达到ISO 1600、ISO 3200甚至是ISO 6400。平常使用时,可以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在保证拍摄稳定的同时,尽量使用低感光度。

最后再总结一下:在光圈和快门不变的情况下,感光度与曝光量成正比。感光度越高,相机的曝光量就越高(因为后期电信号放大的倍数更大了)。只有在感光度不变的情况下,相机的曝光量才由光圈和快门来决定。
50a10003f439df8a7ae7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设置感光度来应对不同的拍摄环境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一下常用的方法方便新手快速入门

当光线比较充足时,应尽量用最低的ISO感光度拍摄,以获取更加细腻的画面质量。

当光线比较阴暗时,应该按照“使用三脚架~采用大光圈~使用安全快门速度~使用闪光灯~使用较高的iso感光度”的顺序来确保画面曝光。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较高的ISO感光度。

在进行长时间的曝光时,为了获取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使用较低的ISO感光度,较低的感光度还可以保证画面的质量,如进行长时间曝光瀑布。

在进行风光拍摄时,宜采用较低的ISO感光度进行拍摄,必要时采用三角架来稳定相机。

在进行室内体育拍摄时,为了获得较高的快门速度,可以采用较高的ISO感光度。

在拍摄沧桑的故建筑时,使用较高的感光度所产生的画面颗粒感可以渲染并强化古建筑久远的历史感和厚重的文化内涵。
50a30003a230061be0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255

回帖

81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10
发表于 2017-12-24 07: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关注,刚做头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芝加哥华人服务中心

GMT-5, 2025-5-13 23:42 , Processed in 0.0727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