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2|回复: 0

八年抗战”,办美国绿卡的故事——一位美国移民的自述

[复制链接]

78

主题

41

回帖

48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1
发表于 2017-5-4 18: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年抗战”,办美国绿卡的故事——一位美国移民的自述
  漫漫长夜等绿卡,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八年了,申请,拒绝,再申请,再拒绝。美国,加拿大,加拿大,美国。“抗战八年”,总算拿到了绿卡。那是心灵的煎熬丶意志的磨炼啊!
  1995年,我先生硕士毕业在州卫生部找到了医疗统计的工作。工作半年后,老板同意为我先生办绿卡。我们请了当地最有名的律师,他建议我们先办国家利益豁免申请,他告诉我们,他的事务所先送了十几份申请一下子批了,然后又送了五十份也都批了,形势一片大好!我还记得当时我问他,我们的申请被批准的可能性有多大,他告诉我,美国的律师从来不说百分之一百,你们的申请百分之九十九会批准的。我们听了当然很高兴,当即写了一张$2500的支票付了律师费,在家等绿卡。
  1996年的4月,我们把所有的申请材料送到律师事务所;9月收到移民局收到申请材料的收据;10月收到移民局要求补充材料的信;12月下旬收到了移民局拒绝申请的信,这是圣诞节前夕,记得当时我女儿正和她的朋友一起在搭“金橘屋”。听到这消息,她们当即推倒了这“金橘屋”。我们简直不能相信这么强的申请材料会被拒绝。
  打电话到律师事务所没人接,只有电话录音;留了言,也没人回。你急得团团转,他却在高高兴兴地过圣诞节。一直等到新年过后的1月6日律师事务所才开门。我们天天打电话,总算和律师约了个见面的机会。1月底我们见到了律师,他告诉我们国家利益豁免申请非常难办,移民局现在控制这类申请很严。上一年9月份送上去的一批二十人,只有两个人批了,其余都被拒了。当时我问律师为什么我们4月份送上的材料,一直拖到9月才送到移民局。他没正面回答。只是说别着急,我们可以上诉告移民局,他义正词严地说。我问上诉要等多长时间,他说半年到一年。我们还是抱着一丝的希望,让律师为我们上诉,费用是$1000。
  6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一点消息都没有。(上诉一般很难成功,除非你有很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移民局的判断是错的。所谓的上诉就是律师帮你写一封反驳信而已。)先生的工卡期用完了一年又一年,我们不能再守株待兔了。为了后路,我们赶快办了加拿大绿卡。我们曾为拿到加拿大绿卡而高兴。一家三口到了加拿大的多伦多市,由朋友介绍住进了新移民之家。在那里,我们看到了许多来自中国的精英找工无门,唉声叹气。僧多粥少,加拿大工作要比美国难找多了,当时我们感觉一阵凄凉。女儿也不愿留在加拿大,连多伦多市都不愿去看一看。
  在多伦多我们住了四天就返回了美国。女儿紧紧地抱住被子说这下安全了,回到了自己的家。她哪里知道这不是她的家,她的家在中国,这只是临时的住所。如果我先生签证到期,没绿卡还是要回国去的。女儿在这里已生活了许多年,在这里上小学,上中学,对中国的一切越来越模糊,中文会讲但不会写,怎么回中国去读高中考大学?女儿的前途,前途……我们的心在颤抖。
  回到美国后,决定重办绿卡,申请技术类移民。我们又请了律师,心想这步棋不能再输了,也输不起了,只要能把绿卡拿下来,这律师的钱值得出。5个月过去了,连最初的工作广告都出不了(这是办劳工纸的必须步骤之一)。我们急了,一个念头在头脑里闪出,自己办绿卡。回想第一次办国家利益豁免申请,4月份就把材料准备好了,如果直接寄移民局,申请可能就批了。因为10月份移民局修改了政策,而我们的申请材料搁在律师事务所将近5个月,丧失了获得批准的大好时机。我们不能再依赖律师,迷信名人,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把握自己的时间。
  办技术移民类申请程序复杂,时间很长。首先要申请登广告,办劳工卡,再办Ⅰ-140申请丶Ⅰ-485申请。每走一步都要老板签字,每走一步都有被拒绝的可能,每走一步都要等很长的时间。在这期间,看到和我们差不多时间到美国的人拿到了绿卡,买了房子,有的拿到了绿卡,跳槽找到了高薪工作,我的“红眼病”又犯了,我冲着我先生嚷着:“你怎么这么没本事!”“有本事你自己去办!”先生反击我。是啊,与其跟他吵,还不如自己想办法。我下决心要自己去读书,拿学生签证,和他身份分开,两条腿走路。
  自从我去读书后,家里也宁静下来了,再也不为绿卡问题争吵了。一是我读书忙,二是他身上的压力也减少了许多,即使他的工作身份失去了,还有我的学生身份。等到我拿到学位找到工作自己也办绿卡时,我深深感到当时向我先生发脾气是多么的残酷啊!每当我敲开老板的办公室,请他写推荐信和签字时,我就想起我先生一定也是这样:等办公室的人都走了,硬着头皮去见老板,请他签字。美国的老板是不会随便给你签字的,因为这要负法律责任的。因此你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复杂的移民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告诉老板丶人事主管丶财务主管,这对一个读理工科出身,不善言辞,长期和公式丶数据打交道的人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啊。先生为了这个家忍辱负重,我却向他发脾气,真的是很不应该。
  春去秋来,一年又一年。我们学习移民法,并根据我们的实际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老板的支持帮助下,先生的劳工卡终于拿到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因为广告登出后有28个人来应征这项工作,老板都一一面试,按照法律条款来行事,用事实来证明没有一个美国人能胜任这工作。先生的勤奋工作和聪明才智赢得了老板的赏识和劳工部的认可。
  拿到了劳工卡,等到了Ⅰ-140申请的批准。等到我们去绿卡面试时,移民官拿出我先生的材料,这材料已累积成一本大字典一样厚。面试护照盖章后的一星期我们收到一封从移民局寄来的信:“欢迎你到美国。”我们一家三口异口同声地说“欢迎你到美国”,我们苦笑着。此时,我们已住在美国十年有余,但这都是临时的,直到现在才是美国的永久居民。又过了一星期,我们收到了绿卡,这天(2003年1月18日)正好是我先生的生日。没有鲜花,没有蛋糕,这张绿卡就是给我先生最好的生日礼物!我们一家三口坐在一起谈啊谈啊,回忆我们所走过的路,这条路是多么艰辛,多么险峻。这块心中的大石头在我们心中整整压了八年,现在总算给放下了。我们可以扬眉吐气地在美国生活了。
  点评:
  该案例涉及美国移民局丶劳工部和移民上诉机构等诸多美国移民事务的相关机构。要想办好移民事务,不仅要清楚具体的移民事项,如国家利益豁免丶劳工纸丶Ⅰ-140丶Ⅰ-485等,也要清楚把握所涉及的移民事务的相关机构及其各自的功能与作用,甚至了解其内部的运作流程及薄弱环节,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来源: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芝加哥华人服务中心

GMT-5, 2025-8-24 07:47 , Processed in 0.0743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