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3|回复: 0

行者眼中的美国(1)

[复制链接]

183

主题

267

回帖

120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00
发表于 2018-1-27 14: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说,美国是装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百闻不如一见!当你踏入美国境内,无论城市道路还是高速公路,车多得像大河流水望不到尽头,车流,昼夜不停浩浩荡荡。……

在洛杉矶笔者住宿的旅馆,就建在几条高速公路交汇处的匝道旁。立于三搂阳台上,满目是车,川流不息,两耳嗡嗡噪声不绝。车虽多,却极少听见鸣笛的。完善的交通设施、严格的交通法规、良好的驾驶习惯、溫情的礼让,化作井井有条地交通秩序。按喇叭反成了多此一举。偶尔有按喇叭的,大都因路上遇见熟人出于礼貌打个招呼,但也少之又少。地接导游打诨儿说:“在美国搞汽车零部件行当,最不赚钱的是车喇叭:不用、不坏、不修。

美国人开车与欧洲相同,早已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遇行人过马路,必定让行人优先通过。十字路口若有人抢行或犹豫不决欲进又退,司机准会摆手示意你先走!原所谓“第一世界”的人们不以为然,却弄得我们“发展中国家”的游客受宠若惊很不好意思。因我们这帮“外国人”常犯规在先(犹豫、抢行、闯红灯),毎毎遇到和蔼的司机示意请''过客''先行时,不禁立马想起国内某些现象:抢行、乱变道、乱鸣笛、不礼让、闯红灯、超速、超载、甚至假证、假牌和无照驾驶……不一而足。诚然,乱象正逐步得到改观,仍有差距也是不争事实。单就行人过马路这一项,恐怕大都有提心吊胆之感。虽说交通法规往昔就有:礼让三先,一看、二慢、三通过,诸多警示条款;可横过道路时''车不让人,人得让车。''之现象,几乎成了难以改变的驾驶积习。机动车与行人争道,已不是局部场景;更有甚者,起步窜出去,瞬间提速,惟恐车慢。粗放点说,这种开车的个个象裆中冒烟,十万火急。是咧,猴屁股着火谁能不急?何况都疑似有救火般的急事等着他!不开快点不牛气行吗?

国人与欧美司机相比:人家以礼相让一摆手,行人安然通过;我们是行人战战競競目送驾车人先行,都是深有体会的不谬之说。其它的驾驶陋习不言而喻也挺多吧。严谨地说,国内一些司机“礼貌行车”的水平,不正处在“青年时期”吗?仅这一点上,就该向欧美司机学习。闻名于世的杂交水稻之父,业余爱好开车。老先生曾以袁氏幽默英语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激励鞭策众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应该像小学生一样从头学起。……学学吧,届时,不光驾驶技术日臻成熟,你也会形成溫良礼让的良好驾驶习惯。不仅行人会重新认识你、称赞你;在中国的外国人也会误认为你在欧美实习开过车呢!

汽车对于美国人不单是一种交通工具,它改造了美国,改变了生活,它是财富、速度和效率。并为美国提供了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它代表着美国的价值观文化观;汽车城底特律(现破产),与其它汽车厂商,曾在美国发展史上写下了极有份量的一页。也早已形成汽车文化。……如今,中国后来居上,汽车制造业已经赶超了美日,正在书写自己汽车史策。

我国于2010年2月3日(1379万辆),即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现机动车保有量为3.10亿,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即使如此,眼下,仍难解决道路不畅、停车难等问题,而美国的堵车现象较少见到,很大原因在于驾驶者遵守“交通法规”,故车多而不乱、时速并不慢。而建筑物要么在地下、要么在搂层侧面或顶层,必设有车库,何况地面也有停车场。(游客看得真切!)所以,未出现诸如我国城市那种为停车而大伤脑筋之事。我们当下的车满为患,的确让人深感''到处是车!''另一值得思考或商榷议题为:打破单位部门之间的界限,所有“空场空地”皆可停车;带来的不便由停车人或所属地政府适当补贴或买单?将会大大缓解停车难吧。给''汽车文化''这部大书,添砖加瓦慢慢补充修正,内容定会越来越丰富、实用。……美国有句话: I know it when I see it ! 我看见我就知道!像我们常讲得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相似。提个醒,美国高速公路一般限速为毎小时60~75MILE,即96~120公里;而90年代中期却为毎小时55MILE -------限速,一直是美国内争论的焦点。(美境内不执行公制)。

夏威夷篇:她被世人描慕成“天堂风光”之地。欧湖島、恐龙湾、白沙湾冲浪海滩、大风口、珍珠港、火山、威基基海滩,曼妙的黃金海岸线,草青树绿葱葱茏茏,又可领略波利尼西亚土著风情……好一派妩媚动人的热带島屿风光,诱惑着你去浏览感悟。

不分国度,假如你是内陆内地人,且又没见过海和島,那必被汪汪的大海涌动的浪花、和旭的阳光,再经海风一吹,便瓢飘然迷倒在细柔的沙滩上-------哇,美绝啦!哎哟妈呀,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地方?(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芝加哥华人服务中心

GMT-5, 2024-11-14 19:50 , Processed in 0.0681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