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2|回复: 0

让孩子参与家务活,那是他们学习生活技能、培养能力感的好机会

[复制链接]

123

主题

233

回帖

78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84
发表于 2018-1-4 07: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问你,是否记得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着做家务的?是否还记得刚开始时会做什么?

有的人会说,不记得了,反正从小都是父母把什么都给做好的。不过后来也都学会了做一些事情,不至于读初高中了在学校里还不能自理。

也有的人说,很清晰地记得在3岁时候妈妈教着怎么洗手帕、怎样小心的刷碗、扫地,现在也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孩子去学做家务。

其实不仅时是家务,在我们学习过放手、花时间训练、从细小步骤开始等工具卡以后,会把类似做家务等事情统称为生活技能的学习实践。
4e5b00039b4c6bfb3ebf

然而更多的父母可能会是说过很多次“我自己做更容易”或者“我干脆自己做,这样不会出错。”也常常把“他/她还只是个孩子,等大一点再让其参与家务活这些事,其实本来没什么事,也不是一定要参与。”

为什么让孩子参与家务活是很重要的?

工具卡提到:孩子们是通过在家里帮忙做事来学习人生技能、发展社会兴趣并获得能力感的。

家庭是最小的一个合作单位,孩子会用在家庭合作的模式去和同学相处,可以在班级里做出贡献,可以在将来社会生活中做出贡献。这需要父母能够放手、信任孩子可以去做,并且花时间训练生活技能,比如做饭、洗衣服、搞卫生等。

与孩子分工合作家务活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方式,同时也让孩子在家庭里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而且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让孩子参与家务活从多大时候开始?又会遇到什么挑战?

如果一定要说多大的孩子可以参与家务活,那就从孩子能够拿起笤帚开始。

愿不愿意去做家务是责任的问题,会不会是方法的问题,先培养责任,后教方法就是在培养孩子。

除了两三岁时处于“我来做”阶段之外,你的孩子会拒绝承担家务,这很正常。因为家务并不在他们优先要做的100件重要事情之列。而在我们知道引导并指导孩子参与家务活的重要,就要尽可能运用正面管教工具让他们参与其中--即便是在他们抗拒的时候,同时避免用奖励作为一种诱惑,具体可以看我们工具卡的学习--鼓励/表扬。

要明确说明我们都要做家务,因为我们是家庭的一员。

看到过一张图片,说“孩子们天生就有做出贡献的内在欲望,”费利克斯 沃内肯和迈克尔 托玛塞罗称之为“利他主义”,而且做实验证实了这一 概念。
4e6000004e11187e4f25

两位研究者让母亲们把18个月大的孩子带进一个房间,研究人员让孩子们看着他们在一根晾衣绳上挂东西,并在之后诡异掉下其中的一个夹子。孩子们会看着那个夹子,然后看着研究人员脸上不知所措的表情,随后捡起家嘴,通过将其递给研究人员而提供“帮助”。

所以先要做孩子充满信任,他们是有内在的“利他主义”的 ,学会放手,通过花时间训练方式、从细小步骤开始让孩子参与到家务活中来。

工具卡也给到一些具体做法的指导:

1)共同头脑风暴一个家务活清单。

写出来清晰可见 ,更有视觉引导作用,而不是在事情出现的时候指使孩子做这、做那。

头脑风暴家务活清单,给单调繁琐的事件增加一个仪式感。

2)创造有趣的方式轮换工作,比如带转盘的工作轮,工作图表,或工作罐,从中选出本周的两项家务活。

工作轮和工作罐会是很多人常用的方式,简单、方便、有趣,每次选出不同的家务活,做起来既培养生活技能,又能从中获得价值感和乐趣。

3)花时间训练--六岁前和孩子一起做家务。

我们已经学习过花时间训练,对于6岁前有些能力、技能方面的发展不及事务要求时,就需要父母更耐心地花时间培养、训练。

4)在家庭会议上讨论所有的问题,关注解决办法

这一项也可以在我们学习过家庭会议后再来结合应用,但我们可以用“选择轮”、“关注解决方案”的工具卡指导自己和孩子“关注解决办法”。
4e6000004ea0d1202dd1

工具卡使用提示:

1.始终觉察到你的孩子基于你所提供的经历可能呢正在形成怎样的信念。

2.不要期待孩子喜欢做家务,要和善而坚定,并且再训练、鼓励方法上有创造性。

3.要避免奖励,以便让孩子形成做出贡献的内在激励。

【52天PD工具卡实践】day 33 家务活

欢迎关注头条号,学习交流更多育儿理论和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芝加哥华人服务中心

GMT-5, 2024-9-21 22:32 , Processed in 0.06985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