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5|回复: 0

印媒重提“1962”拉仇,称中国“1959年就计划攻击印度”

[复制链接]

133

主题

265

回帖

92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23
发表于 2017-12-12 09: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e5c00035afc63fb3ee4

作者:王德华

印度人对55年前发生在中印边境的那场战争刻骨铭心。洞朗对峙期间,印度防长称,“2017年的印度和1962年完全不同”;中国外交部霸气回应:“2017年的中国也与1962年不同”。

《印度时报》12日刊发文章,再次把1962年中印战争的责任推给中国。文章称,有人说,尼赫鲁的“前进政策”导致了1962年与中国的战争。相反,新的文件、证据清楚地表明,中国自1959年始计划攻击印度。

文章称,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在1962年的灾难性损失中饱受折磨;曾任英国《泰晤士报》驻南亚记者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在他的书《印度的中国战争》(India’s China War)一书中批评说, 印度不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而事实上应对这场战争的责任。

文章称,瑞典记者兼战略顾问伯蒂尔•林特纳在一本新书《中国的印度战争》中逆转了马克斯韦尔的理论,他说,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提到中国领导人的决心,“给印度一个鼻青脸肿”。

文章称,林特纳在与《印度时报》的一次独家专访中说,“尼赫鲁的‘前进政策’是在1961年11月构思和提出的。你无法想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能够动员成千上万的军队和重型装备,并将他们转移到世界上道路最崎岖的地区。” 他的评论呼应了拉曼(B Raman)的原始记录;当时他指出印度情报失察:在战争之前几个月内,中国军队在运动,包括沿着骡子小道在内。

文章还称,为什么1959年中国想要进入印度?林特纳指出了两个原因。中国当时发生大饥荒,想转移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外部的敌人,而印度是完美的外部敌人。另一个原因是1959年的西藏问题。用中国领导人的话说,“给印度一个教训”。
4e5b0003a01194f626e9

如何看

笔者手中正好有一本基辛格在《论中国》。他写道,“1959年中印双方两次发生冲突,为了避免一场危机,中国领导人命令中方军队后撤20公里”;“中国领导人1962年10月召集领导人会 ,宣布最后决定——出兵印度”。

他还写道,中国开国领袖说,“我们不能让步,一让步,相当于福建省那么大的地方就要让他们侵占去。”“尼赫鲁既然伸进头来非要我们打他,我们再不打就不够朋友喽,礼尚往来嘛”。

如此看来,中国是一忍再忍,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对印度进行还击。何来“中国自1959年始计划攻击印度”?

1962年10月,中印边界战争全面爆发。正当中国军队所向披靡时,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军队却单方面宣布停火,并主动撤退到1959年11月中印实际控制线后20公里。中国遣返了全部战俘。但印度政府却未能理解中国的善意。他们认为中国军队的“惩罚”大大伤害了印度的自尊和体面,并把中国主动释放全部被俘人员、所缴武器和军用物资也说成是政治阴谋。

《印度时报》11日报道:“印度安全机构消息人士称,尽管印度‘实现了其战略目标’,即不让中国将其现有道路(或称“洞朗高地”)向南延伸至姐普山脊,但其后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几乎永久驻扎在该地区’”。55年过去了,印媒不反思自已,却找到所谓证据歪曲事实, 这其实是要煽动印度国内正高涨的反华情绪,迎合国内的民粹主义。
4e5d0000b04fdf4181c2

英国记者马克斯韦尔,是对中印边界争端研究最深入的人之一。他在1970年出版《印度对华战争》一书中指出,“印度是1962年的侵略者”;91岁的马克斯韦尔不前就中印“洞朗对峙”发声,在他看来,这场对峙的根源要追溯到1962年。

很显然,历史不是任意打份的小姑娘。印度此时炒作“中国自1959年以来计划攻击印度”用心险恶,其目的是证明洞朗对峙,印度是所谓的捍卫不丹领土的“仁义之师”,为以后在中印边境搞小动作提供心理藉慰。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如果印度再犯,我们就再来一次“19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芝加哥华人服务中心

GMT-5, 2025-8-26 15:37 , Processed in 0.08134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