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0|回复: 0

美国人为什么不“炒房”

[复制链接]

28

主题

7

回帖

11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17
发表于 2017-5-4 16: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炒房,炒房一度火过炒股,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房价上涨太快,而国家又没有什么相关的政策出台,可偏偏股市上涨过热的话,那一定会有接二连三的政策出台。所以老百姓们认为还是炒房来的快,来的稳.只要房子到手就不怕它贬值.就不怕没人要。而且房价一路猛涨,用不了几年就翻倍.中国还有很多的“炒房团”在中间获取大笔利润.这钱都是谁出的。不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吗!还有一些有钱人,买了好几处房子,光别野就好几套。住的过来吗你~~可这偏偏又苦了老百姓。中国人本来就多,住房就紧张.你一个人就好几套,这样下去房价又是一路猛涨,开发商认为,房子就不愁卖,越高档卖的越快。归根结底就是政府的政策不完善。导致现在有很多穷苦的老百姓都买不起房,贷款,借钱。年纪轻轻的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就已经为早的成为了“房奴”。加上紧张的工作,社会得竞争.每天都活在高压之下。这样的生活还要多久!~~而那时我们已经苍老!~~为什么政府不能借鉴一下别国的优良政策,因为国情不同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体系调整。相信很多人都在期待着政策的出台。也能让老百姓买得起自己喜欢的“家”。这里转给大家看一个文章,看过之后你就知道美国人为什么不“炒房”了。
  来休斯敦之前,姐姐和我们合买了一幢花园房子,用了14万美金。如果你以为付清这笔钱,就能安稳住在这房子里一劳永逸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我姐姐对我说,每年还要付4000美金。我一听眼睛瞪大了———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买房子,不就是把房子的钱付清就行了,怎么每年还要生出个4000美金来啊?
  
  姐姐给我仔细解释,我才明白了。在美国,不是说买下房子就万事大吉了,每年还要缴百分之三的地产税,也就是说,如果你这套房子买价是14万美元,那么你的地产税就是每年4200美元。这笔钱是一分都不能少的。这笔钱不派别的用处,专款专用,作为该地区的中小学教育经费,所以美国的中小学生是不用交学费的。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有谁想炒房子,囤积了十几座房子,每幢房子每年都有个百分之三,他一定叫苦连连。
  
  到这里事情并没有结束,如果你的房子涨价了,地产税也要跟着上涨。打个比方,你买这套房子是20万美元,你一年的地产税就是6000美元。两年后市场上你的房子涨到30万美元了,你的地产税就涨到9000美元了。你感到非常委屈———我不卖房子嘛,还是住在里面,房子涨价跟我有什么关系,没带来一点好处。但是不行,你每年就要多付3000美元。这是一笔不少的开销。
  
  有些美国人住着豪华的房子,他赚的钱多,不为这百分之三担忧。但是,一旦他退休了,钱少了,每年百分之三就会成为不小的压力,有人就会把豪华的房子卖掉,住进小一点儿的房子,或者搬进房价相对便宜的房子中去。据姐姐说,房主人65岁以后可以申请减免地产税,减免的幅度是有限的。美国人的退休年龄是62岁,到65岁申请减免,这三年也是一个时间段。一般的美国人,是不敢多拥有房子的。多拥有一幢房子,就多拥有一份随时可能上涨的债务,就有无形的压力。
  
  我的邻居是一对夫妇,刚退休,他们要把纽约近郊的别墅卖掉,搬到僻静的宾州去。那是一套白色的欧式房子,典雅美丽。天近黄昏了,搬家的车停在门口,那对老夫妇还伫立在园子里,从此他们就要离开住了三十多年的房子了。太阳像一个橘色的火球,落进屋后的那一片林子里,那绿色的林子里顿时光芒四射,把白色的房子也映亮了。男的拿出相机,想把夫人和这房子拍下来。夫人却用手挡住了镜头。她不想让伤感的情景留在相片上。火球的光焰消失了,他们上车,走了。这个情景难免让人感叹,但一些社会法则是必要的,它促成了社会上豪华房子的循环,同时保证了中小学的办学经费。个人的付出,保证了社会的进步。而且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地产税,会扑灭炒房的烈焰。
美国,近70%的人拥有自己的住宅,人们喜欢买房,也买得起房。建筑面积在200~300平方米的房子,价格不外乎二三十万美元,是家庭平均税后年收入的3~5倍,更何况还能有30年期的固定利率贷款呢。美国人买房可免
缴个人所得税。美国税法规定,个人收入如果因为买房子将每月开支付了银行利息,就可以免税,而租房是不免税的。买房还是稳定的投资手段。买房虽说获利较慢,但基本上是只赚不赔。在美国,买房养老是一条深入人心的投资法则。因为大家明白,只有房地产才能保值增值,购买房地产就等于确保自己在老年可享有足够的养老资金。
“不满意就退货”
  在美国,买房子能轻而易举地从银行贷到款。而且,你还没去找房地产商,他们早已盯上你了。精美的商品房广告如雪片般投入你的信箱,让你应接不暇。而这些广告,你无需担心它的真实与否。因为卖房人一般不能丶也不敢说假话,尤其是在对房屋的宣传上,绝对不能用天花乱坠的承诺或虚假信息来迷惑顾客。打开美国的房屋广告,就能看到实实在在的一幢幢房屋的照片。为避免因宣传不实而引起纠纷,一般只有现成的房子才能在广告上登照片,而那些未建成房子的模型照片是不允许出现在广告上的。
  在美国,单栋房子论“套”卖,而不是按“平方英尺”出售,所以一般人不会为一两个平方英尺较劲。而公寓式房屋广告标出的也都是使用面积,而不是国内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建筑面积,更没有什么“公摊面积”之说,所以买卖双方不会因为面积而产生纠纷。当然,对公寓楼的电梯丶楼道丶草坪丶院内娱乐设施等公共面积,业主是要交物业管理费的。如果你对已买到手的房子不满意,或发现有更便宜丶结构更合理丶地理位置更让你满意的房子,你还可随时退房,无需解释。
按理说,一个人均收入20000美元的国家的房价,应当比一个人均收入800美元的国家的房价高许多倍,这才是“水涨船高”的理论,购买力与物价相适应的原则的正常 体现,可经过对比,你会看到什么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美国的普通工薪们的住房情况。在美国,房子非常好买。只要你有了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有了工资档案,你就会很容易地能从银行得到按揭贷款。你还没去找房地产商,房地产商早就盯上你了。由于信息共享,房地产商的推销名单上,早就为你登记注册,有了你的名字。你的收入情况,你的信用程度,在你第一次和他们见面的时候,他们早就一清二楚。于是,非常精美的商品房画册会一叠又一叠地寄给你,送到你手上,让你应接不暇。你只要一个电话,他们就会上门带你去看房,当然,坐车是**的。而你若并不满意,不买他们的房子,他们仍然会彬彬有礼,不厌其烦。这种彬彬有礼绝非出于礼貌,而是出于他视之如命的商业信誉。在美国,信誉是可以当钱用的。而且,还有一点,即使你已经买了房,签了约,付了款,并住了进去,可你对你的已买到手的房子不满意。或是发现有更便宜丶结构更合理,地理位置更让你满意的房子,你还可以很方便地退房,无需什么理由。“不满意”三个字就是理由,这个理由就非常充分了。无需再作什么解释。在美国,“不满意就退货”,这一原则在买房上同样适用。
在美国,大多数为工薪们所提供的住房都在郊区(并非工薪们才住郊区,如果你有汽车,你还会喜欢住在闹市区吗),每座住房占地多在二三亩地。可以想像,如此大的宅院,停车房丶花园丶游泳池都是没有问题的。
房多为一两层,建筑面积多在200~300平方米。这样的房子售价多在20~30万美金。如果把这样的房价与美国人的收入相联系,这样,比价就变成了1∶1,也就是还不到人民币的二三十万元。在中国,这点钱就是买 济适用房,能买到二三百平米吗?在北京,二三百平米的房子得250万元以上,而国 务院总理的工资一年还不到3万元,250万得挣几辈子?那是工薪们能住的吗?对于年收入在五六万美元(这是美国工薪们的中等收入),双职工收入在十多万美元的家庭,年收入与房价之比不过2∶1,很贵吗?更不用说长达三十到五十年的按揭贷款,父债子还都成。
这样的住宅占地面积在中国是难以想像的。中国农民的宅基地,0.3亩就算是很大的农家院了。而在中国的大中城市,二三亩地的地价就值四五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了,还是在郊区。谁敢如此奢华?连你买的价值上百万元的别墅,占地都不会超过0.2亩,而这已经是很大很大的了。




来源:网络


联系时请一定说明是在芝加哥华人服务中心论坛看到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芝加哥华人服务中心

GMT-5, 2025-8-2 07:15 , Processed in 0.0678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