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图片由著名的玛格南图片社华裔摄影师张乾琦拍摄于美国纽约。纽约最早的唐人街是1890年形成的。1848年,两男一女共3位台山人乘坐“流浪之鹰”号帆船到达美国,这是最早移民美国的中国人。到1851年,移入美国西海岸的五邑人已达2.5万人,以后逐年增加。
张乾琦1961年出生于台中县乌日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 当地的7户人家都是他的亲戚。10岁那年他的父亲决定举家搬往台中市。10岁前在农村生活的记忆却终身都印刻在他的脑海中。
他在东吴大学获得英文学士学位后赴美;获印第安那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曾获全美新闻摄影协会举办的《年度图片竞赛》(POY)“年度杂志摄影家”奖,荷兰世界新闻图片大赛(WPP)日常生活累组一等奖,著名的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基金,美国NPPA年度摄影师。
张乾琦移民美国之后,开始关注中国人移民的生活,并深入到他们之中,了解双重生活的含义;大部分中国人都签署了一份奴隶契约,将一生都生活在恐怖和居无定所的生活中。这段时间的生活和观察使张乾琦开始了自己的纪实摄影工作。
纽约时报的报道称,目前美国纽约市的移民人口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中国人是纽约第二大移民人口。不少华人越洋追寻美国梦,但他们到美国后,通常因为没有钱、就业不受保障和没有固定收入,加上文化和语言障碍,只能居于华埠的板间房。
接受采访的王先生介绍:他1988年到达美国时,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21岁年轻人,来自中国福建省农村。在蛇头的帮助下,他辗转来到曼哈顿下城的唐人街,在很多餐馆打过工,日子久了,他也设法拿到了绿卡。
接下来的几年里,王先生的大批亲戚朋友来到了纽约,有表兄弟、叔叔,还有阿姨。有些人是申请了家庭团聚签证,有些人是偷渡来的,还有些人获得了庇护。
“具体有多少人我说不上来,”王先生现在住在皇后区的法拉盛,在一家中国餐馆掌勺。由于移民经历的问题,他不希望登出自己的全名。
每间面积64平方英尺(约5.9平方米)的板间房月租200美元,虽然环境狭窄和恶劣,但对不少新移民而言,总算有一个容身之所。在纽约的外国出生人口群体中,中国人数量目前排在第二位,跟居首位的多米尼加共和国移民已经相差无几。【美国纽约,1998年。摄影:张乾琦】 |